早上去劉里長吃 這家我們上次來嘉義時有經過 那時候很愛英國藍 不過劉里長本人那時候過世了 沒開 現在他兒子克紹箕裘
又做了里長 所以還是名符其實的
這家店可以說是人多到爆炸ㄟ 先買單 佔好位置 大家都靜靜地等 我看蠻多在地人的 畢竟這家店也不光只賣雞肉飯 是一家普通的飲食店 因為剛好有大訂單 我看有50個便當喔 所以等頗久的 不然他們感覺是蠻有SOP的 可以應付大批客人
我們點了最出名的雞肉片飯50 和雞肉飯30 我覺得的確粉油粉香 那雞肉片的肉很有嚼勁 不是那樣軟趴趴的
雞肉飯就比較沒有存在感 稀里呼嚕就扒光了 不過50元的雞肉飯有點貴 畢竟只是單調的一碗 那蝦仁湯30元有冬菜味
搭配味道比較單純的雞肉飯我覺得蠻好的 應再配上一顆荷包蛋就很棒了
騎上車在市場口看到一個小攤 "綠豆粉粿???" 買了一份要50元 有點貴....拿出來吃 這真的很有趣 口感偏硬
有點像吃明膠 不知道這種東西是什麼場合會吃的?但剛好符合我們的口味 喜歡吃這種粉類的 不然一般人會覺得比較貴吧
那招牌和老闆都有年紀了 給他點鼓勵也好
又回到了我們旅遊的標準狀態了 一路騎車從嘉義南下 要到哪裡去呢??
關仔嶺之戀! 我經過好多次關仔嶺 這次終於要給他感受一下泥漿溫泉的魅力了!!不過南部好像對裸湯有疑慮
我看關仔嶺都是要穿泳裝的 我們找了這家"統茂"據說是這區裸湯最大的地方 他在關仔嶺比較上面的位置 感覺像是大集團經營的 又說是勞工育樂中心關係機構??? 泡湯ㄧ人要價400元附飲料 我覺得頗貴的ㄟ
挖 不貴 一點都不貴 這羅馬浴場我ㄧ個人獨享 400元怎麼會貴!!!! 這統茂的浴池是分成室外的泳衣區和室內的泥漿池
室外的話就是ㄧ般的泳池spa 這泥漿池我是第一次泡 說實在 這陣子有泉就泡 除了像熱水的美人湯 碳酸氫鈉池 就是
陽明山那種硫磺水 還有一個是金山總督那種混到一點鹹水的 這次泥漿水我覺得很特別!池回票價!!! 我以前都以為是那種死海的泥巴 那麼膏 怎麼洗浴呢? 這次的關仔嶺泡湯總算讓我見識到了台灣的泥漿浴 他就是淡淡的泥水 其實沒有別的味道
舀起來也是清水 看起來也不會沉澱 泡了之後也沒有甚麼神效 但畢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名產 讓我又完成了ㄧ個泡湯的標的!!
哈!泡湯代價 摔壞了手錶 拿去修要價1500!!!
附贈兩杯飲料 這飲料有飯店等級 還蠻濃的 是真的飲料 可以坐在那休息一下 旁邊還有小朋友遊戲區
太棒啦!!!!我們終於有泡過關仔嶺溫泉搂!!!
大陸有舌尖上的中國 我們有台灣食堂 裡面有一集介紹白河榮家對面 "張秀墳"阿嬤開的 老譚湖南臘肉。我看了ㄧ直想要郵購
還上網查過 結果這次直接經過 太棒了 我這次環島還沒有買什麼東西 就買老譚作紀念物吧!讓我想到台南二空也有個包家臘腸 那次沒買到豆腐香腸真可惜
這臘肉賣法也是豪邁 就通通掛外面看你要哪塊 這豬臉又叫元寶肉 我本來就想買這個 掛在那邊沒有小孩不怕的
吃起來應該是像鴨賞那樣的臘味吧
後來還是買了臘肉和臘腸 這辣味臘腸真帶勁 不愧是湖南口味 回家煮了才吃幾片嘴就麻麻的 花了440元帶回來吃!
不過也就因為這臘味發生爭執 坐在白河區圖書館的空地 還看到賴神站在吉普車上輔選呼嘯而過!!!
彎到東山想再嚐籃記的鴨身肉 我看到人這麼多就算了 不過上次來好像是屋子店面在賣啊?這麼現在退化成ㄧ個攤子了呢??
又經過長途跋涉 一路無話 我特意走到鹽水去 想吃那好吃的鹽水意麵來化解 橋南老街一樣零落 在這星期天的下午
到了鹽水的小吃市中心 好像和上次比起來又更集中了 上次要吃吃不到的阿三意麵 豬頭飯怎麼都集中到這邊來了?
說是小吃集中營也不為過 上次既沒吃到這阿三意麵 這次當然要吃看看 況且下午還一大堆人!!
這樣集中管理不知何時開始的 因為阿三獨大 所以旁邊休息的位置也都可以坐 還看到古早的攤位 只是這樣一來我們最不喜歡的場面又要出現了 就是其他的攤子老闆可憐無奈的面孔 上次在嘉義東市場也是 牛雜人一大堆 羊肉都沒人 老闆一定很難過
這飲食的確是隨著人走的 既然我們心情不好 吃這阿三意麵吃起來也是不像之前吃的阿桐那樣的驚艷這鹽水第一名攤阿三意麵吃起來就像一般的肉燥麵口味 鹽水意麵的特徵是麵體較薄 小寬麵 他的肉燥因為滷的夠 用量大 大鍋煮所以味道濃郁
而肉燕湯也是他的主打 用炸餛飩來描述差可比擬 只是他的皮不包起來 是張開的
旁邊就是上次吃的阿桐意麵 因為記憶中覺得阿桐好吃的多了 所以看到以名氣大勝阿桐的阿三也搬到這來了 就覺得這市場
的規劃也太殘酷了 讓大家直接就排名起來
市集旁邊的永成戲院上次來就在整修 據說延宕了一下子 這戲院的由來也很有趣 說是1945年才成立戲院 我們都會把歷史壓縮
覺得二戰之後就是228然後就白色恐怖 再後就解嚴 但是歷史時間也是一天天過 天空也是和我們一樣的藍色
好比這個永成戲院 他1945年11月開幕 那時候日本人都還沒撤走 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才剛成立 腦子裡都覺得那時候應該是
物價膨脹 每個人都忙著劫收或被劫 但也是有戲院開幕 讓大家來看看上海的片子啊
還有一個風氣我也覺得很嚴重 這恐怕是我們不會是日本人的一個因素 你看 連那麼久以前的日本時代都能找到照片
永成碾米廠 但是從1945年到2000年 那麼久的時光 也就是你我都生活的時間 上網找 甚至當地 要知道這永成戲院
不是2000年才關閉嗎 可是這長達55年的時光 沒有幾張照片啦! 我們現在都愛緬懷甚麼日治時期 結果自己住了60年的
房屋長什麼樣 連個影子都沒留下來 日本大不了據台50年 光復後已經幾年了 說實在有幾個故事有被傳誦呢
還是要等到民國滅亡 再讓那些我們沒有關係的人 在那邊緬懷想像好
這個戲院花了很多功夫建造的 裡面都用木材 空間很大 前面的螢幕已經是用投影的 看起來也是大型投影機
難怪花了那麼多時間才復原
我覺得在內側的長廊 或是窗邊更有感覺
另外這邊還有小賣部 酷的是老闆也是一位老人家 感覺比這戲院年紀還要大喔 才20元的傳統味道 到這邊一定要搭配一下
這邊的參觀者好多老先生老阿嬤 這樣很好 讓他們感受一下往日情懷 這也是我在其他復舊的日本時代建物很少看到的
可能因為這邊去古未遠 畢竟2000年戲院才廢 像是其他那些什麼市役所啦 官邸啦 拜託 那個台灣人會對他們有感情啊
也許阿公小時候是有進去當過小廝啦 所以都變成文創場地 讓那些文創小兵進步青年去發揮想像力了
要收假了 週日下午的鹽水八角樓
位在學甲的台灣詩路 上次已來拜訪過 就是路邊的一條小路 但是如果你對台灣的文學歌曲等有興趣 就會身陷其中
感受這條路的美好 建立這條路的人真是太浪漫了
最近歌謠風華在台視重播 改名 純純 裡面我最喜歡的陳君玉作品 "要談論台灣歌謠 而沒提到陳君玉 就是白談!!!"
想說跑到北門去看最近很紅的婚紗美地 所以又跑一段路殺到海邊 還好天氣不冷 很舒服 到了的時候已經快要天黑 大家一副散場的樣子 還有可怕的是 空氣中瀰漫了尿味!!!!這地方怎麼變這樣呢?之前人少時來看鹽場 鯨魚骨 就好好的啊
到處都有人 我也不知道從何看起 到是阿母厲害 看過正妹大連線知道這邊有個白色教堂 好多人都在管制線外拍照
如果這教堂開放 說不定已經被擠爆了
看完教堂走回鹽場辦公室 天要黑了 但也看得出來這地方已經被整的好慘 各項"美麗"的設施都被弄得破破的了
整的場地也很空蕩 不過還是被人搞得殘破 少數幾個裝置藝術四散各處
倒也不能怪誰 地方有趣大家當然要來 只要有公德心讓以後來的人也能看到一樣的好東西就是原則
前幾年來的時候這邊是一個耶誕老人 那錢來也我們那時看到是一個老小姐顧店 現在變成小妹 賣的東西也變比較庸俗了
上次來時我們還買了一包豆鼓喔
回程就厲害了 在黑暗中不斷的騎車 真的好奇幻的感覺 因為一路上車也不少 很有我跨年時在北海岸騎車的感覺
整條海岸公路都是遊樂場 我看了一下gps哇!兩邊密密麻麻都是魚塭 密到有恐懼症發作了! 在一個叫做"篤加"的地方加油
回來看"在台灣的故事"有介紹篤加草蝦王!他們都姓邱 那邊算是一個比較困苦的海岸孤島 真是行萬里路了!!!!
騎了好久的夜路 風又大 不行了啦 每次要進城的路都特別遠 看路上那有吃的 先殺去吃碗牛肉湯吧 好餓啊!!!!
我很愛吃牛肉湯 也吃過好多家 這家石精臼卻是沒吃過 他就在赤崁樓旁邊 也是一個遠近馳名的老店
他的做法是先把牛肉切片後握成一團備用 等到有客人來時再用很燙的清湯沖下去 特點是揉成一球球的牛肉放在玻璃櫃裡
不過這家店的湯頭比較不特別出色 因為好比握壽司 比竟生鮮原料都新鮮的狀況下 就要比師傅的手法 那牛肉湯的話就是湯頭
這家湯頭並沒有讓我覺得可以單喝 甚至強入生牛肉後呈現的是半生的血水味 而沒有那種香甜的牛肉湯味 可能是他遵古法
沒有在湯裡加其他的原物料 有時候就是這樣 要好喝也不能夠太單調 要追求純粹就要把繽紛的味蕾關閉
今晚住的是一家設計旅店 很有名的 要女生才能住 男人禁地的"佳佳西小南天" 他在巷子裡 其實是在大遠百對面的巷子裡啦
你看看 這旅館就是這麼窄的門面 虧他想得要在這整修老屋開新旅
這旅店有特定客戶的!! 它們的房間真的小到誇張 但是就是要讓你有設計感 是那種zakka雜誌的設計感
我覺得他們就是要給香港女客人啦 她們本來在香港房間就小 身形也普遍小小的 但又很注重服務 時尚 設計 又比較有錢
這佳佳西你看 接待處和一樓空間好像可以拍雜誌了 很多小物件都是女生喜歡的 不過因為開了有一點時間
所以東西略顯使用過度 空間也小 但至少還有個電梯
進房間就有點嚇到啦 床還是拉下來的 這當然只能給兩個小女生住啦 她們互相扶持 如果是偉男子偕同女友出遊
這 這環境也太小家子氣了吧
有如蒙古騎兵征戰四處的我們 看到這樣的設計也不禁倒抽幾口氣 但畢竟這是台南近年時尚的一種代表 我們住過了謝宅
現在佳佳西也親歷過 已經無憾了
這是一個小碗型的浴缸 他們已經很努力了
盡力想打造一個精緻的體驗 但畢竟先天環境不足
她有一個好萊塢後台式的燈 我覺得很棒
還是去外面看看公共空間吧 頂樓有個露臺 可以在那邊喝喝飲料 看看台南夜景 在這邊吐露心事 我又覺得很棒!!
比頂樓更上面 有一個超陡的小梯 上去像儲藏室裡 居然有健身器材!標準麻雀雖小!!! 真是有那種尋寶的感覺
白天的旅館更有一種靜謐的氣氛 她附的早餐是附近一家film brunch的餐點 可以去店裡吃 在小巷弄走著很有feel 又是一種趣味!!
老巷道旅行時發現一座小廟 原來就是小南天! 廟小但歷史悠久 這真的很有文化深度!!!!!!
重頭戲!!!!重中之重!!林百貨!!!!!晚上看這1930年代的建物 真是太華麗 太炫幻 太有魅力!!!!我不得不一路唱著跳舞時代!!!
男女雙雙 排坐一排 真的太棒了 我夢想的時空居然還存在著 的確啊 距現在80年的1930年代的確還有人留著
但真的太久遠了 久遠到我們變成了她們新的主人!!
看看這復古的華麗電梯!!又說流籠 當年諺語 "第一憨,戴草笠去五
小助手現在還在,已經是快90歲的人了!
先到頂樓朝聖夜景 這林百貨真的是夜晚比白天神秘 美麗 頂樓還有個神社遺跡 據說林百貨創辦人在林百貨盛大開幕
五日後病逝 這也算是一個"無緣之墓"的感覺吧
真是令人流連忘返 低迴不已的地方啊
有一角是特別介紹林百貨的成立與使用的建材 故事 真的很用心 很棒
內部也真的展現出了不同於一般商業百貨的營業目的 而是把台南悠閒的步調移植到店裡來 慢慢地又細緻 真的很高明!!
連廁所都用心的裝潢整新
真的有修舊如舊的感覺 走在裡面不會有那種作做感 而真的把時空作進這建物的感覺 加上是周日晚間人潮散去 更是遊極
整修時留下來的透氣窗 以及保存下來當年百貨公司時期的地板 大家說國民政府沒有留心台灣 只想打回大陸
也是事實 這邊當作一大堆公家機構幾十年的辦公場所 居然還能留下原版的地板 不知道是保養得太好 克難英雄
還是得過且過 一天混過一天 所以屈身這日本時代建物裡一輩子 也就算了
這邊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 就是小小的角落也能獨立設櫃 像是樓梯下 隔間邊邊 出口處 都有小小的個性店 讓裡面的產品多樣化一點
林百貨的朝聖之旅到此 身為台灣人實在很幸福 我在松菸誠品感受到 時代氣氛和新潮文創 而在林百貨是本格風味
都是滋養性靈的好來源 就像我常說的 現在經常修復日本時代的建物 其實不是懷念日本統治 而是利用那個曾經存在過的
時空 來停泊我們在時間中渺小的心靈 當然 日本時代誰敢戴草帽泥巴腳去逛林百貨? 可能只在遠遠看著吧
我們卻可以堂而皇之地走進去 這是我們自己的百貨 而不再是"kobayashi桑"的 yamatodamashi 真是太幸福了
夜遊玩肚子又餓了 到圓環吃這鹹粥感覺比較清爽一點"悅津""月津" 這邊很喜歡這詞
這鹹稀飯很有家常的感覺 招牌上也沒有列出來這招牌 但裡面料可豐富了 有煎魚碎塊 清魚肉 蚵仔 炸魚等
一碗60元 加個油條 吃到這裡 才發現把阿堂 阿憨 月津都吃過了呢!!!
看著圓環景色 懷想2003年當兵時從岡山跑到台南來的往事 吃著阿鐵炒鱔魚 好像電影 只是不會重播
既然想到鱔魚 又到了鱔魚聖地 來一碗吧 阿輝炒鱔魚不是在府前路嗎?而且我們上次吃了覺得服務態度不怎樣
麵也軟軟冷冷 但懶得走了 又是名店 再吃一次吧
不愧是台南名物啊 我們的味蕾還是被台南風給同化了 老闆們感覺很疲憊 畢竟夜深了 但炒出來的鱔魚炒麵
那酸中帶甜的口感 鱔魚背粗粗的觸感 以及意麵體似焦亦脆的嚼勁 還是這味啦 在台北吉林路也有阿輝炒鱔魚
不知道是不是正牌的 因為台北店面看起來比台南高級多了 下次去看看
回去小小小的地方休息搂
今天花了 劉里長雞肉飯120+綠豆粉粿50+溫泉800+阿三意麵120+加油160+把餔20+臘肉440+石精臼牛肉湯110+住宿2560+鹹粥140+阿輝鱔魚90 總共開了4610
終於完成我在林百貨高唱跳舞時代的夢想了!!!!!